首页 中国新闻 “美丽河湖”绘就城市幸福新...

“美丽河湖”绘就城市幸福新图景

初冬清晨,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的文亭湖畔烟波浩渺,在这里,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野鸭、白鹳、灰鹤、大雁踏水急飞,翱翔长空。境内有湖,湖中有岛,岛上有鸟。清澈的湖水,美丽的环境,为大量鸟类在此栖息、繁衍提供了天然的场所,文亭湖湿地的“鸟岛”成为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

成武,3000年前为古郜国国都,“一湖四河”穿城而过,素有“万亩城湖”之称。依托文亭湖、郜城河、乐成河、东鱼河,成武县现建设有乐成河湿地公园、文亭湖省级湿地公园、东鱼河国家级湿地公园。

成武县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持续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修护,全力将城市湿地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空间,湿地生态全面向好。

系统施治 大力推进湿地生态修复

“我从小在这里长大,以前河水特别浑,还不断往外散发臭味。”说起多年前对乐成河的印象,今年55岁的郭玉喜却不断摇头。

变化始于2015年:成武县投资3500万元,对乐成河进行治理,实施包括截污、治污、水质保障等三项工程。通过污水处理和水生植物过滤,净化水质。2017年,成武县启动城区内河水系治理及综合利用工程,投资3亿多元,对乐成河进行全域生态综合治理。

“到2018年,整个乐成河全部完成了开挖疏浚。水质有了很大改善,乐成河湿地公园靓丽呈现。”县住建局城市建设设计股副股长张西领介绍,“现在,湿地岸边栽种了大量乔木、灌木,表流湿地栽种芦苇、睡莲、臭蒲等十多种水生植物。它们的根系就跟人的肺部一样,发挥着强大的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不间断地保护乐成河的水质。”

如今,漫步乐成河,鸭戏碧波,鱼翔浅底;芦苇荡漾,水波粼粼。随着乐成河环境的变化,郭玉喜也养成了一个习惯:早晨起来,先到乐成河边跑步健身,锻炼锻炼;吃过晚饭,带着老婆、孩子到河边溜达溜达。

水是湿地的灵魂。2017年以来,成武县下大力气开展城区黑臭水体治理,统筹水体治理、水源保障、空间整治、生态湿地建设等工作,疏通水系6条、60余公里;新建改建城区道路33条、40余公里,铺设雨污管网90余公里;建成公园18处、90余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8%;北部城区水系、绿地面积由1500亩扩大到5000亩,实现了全程通航。

文化引领 探索湿地保护与城市发展双赢之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成武实验中学的教室里,同学们在齐声朗读文言文《马说》。这篇文章的主角正是成武人伯乐。

成武是相马师伯乐 (孙阳)、汉梁王彭越、汉朝名贤孙期、宋朝名相庞籍等历史名人的故乡,流传着“曾参与三冉会文”的佳话。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源远流长的历史对成武最慷慨的馈赠。

城市的建设需要经历破旧立新的过程,在北部新城建设中,成武县坚守历史建筑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不盲拆、不盲建,实施生态修复,公共文化设施配套等工程,不仅保留了周朝古城的卧牛格局,新石器时代的古迹大台、小台、文亭山,西周时代的文亭湖古城址、古郜大堤,元代文庙棂星门,明清县衙,清朝吕氏民居,民国女子学校等古老建筑全部得到了保护修复。

在保护修复的基础上,围绕河湖生态治理,成武县对岸线进行提升改造,把生态景观和文化景观融为一体,伯乐相马塑像、千里马群塑、文亭山、大台、小台、红旗剧院等一个个历史遗迹成为闪亮的文化符号,镶嵌在河湖之间,一幅“伯乐故里,水韵新城”的画卷徐徐铺展开来。

依偎自然 打造水、城、人共生共融的生态空间

周末到来,阳光正好,文亭湖湿地公园的水上公交码头排起了长队。“今天带孩子游玩文亭湖,坐水上公交绕湖一圈,看到了咱的鸟岛,景色太漂亮了。”一湾碧水,两岸流绿。沿着文亭湖蜿蜒5公里的生态环湖景观带,坐船游湖一圈,市民孙鹤和女儿难掩新奇与喜悦。

今年3月份,成武县启动水上公交建设项目,购买船只七辆,规划四条线路、十个站点,水上交通覆盖面积约3.5平方公里,贯通文亭湖湿地公园、乐成河湿地公园,6月底,水上公交正式运营,市民、游客游于湖上,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新城风韵尽收眼底。

“一年比一年好,这水越来越清,天越来越蓝,家乡越来越美了。”在外读书的孙玉鑫时隔一年回到家乡,惊叹于这里发生的每一分变化。

市民生活的改变,是成武县近年来持续修复湿地生态系统的成效。一湾碧水洗云天,十里画廊秀两岸。生态得以改善,民众受益,良禽择佳地而栖,绘就了一幅水、城、人共生共融的美丽画卷。

没有评论

留下一个答复

请输入你的评论!
请在这里输入你的名字

退出移动版
启动通知 OK 不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