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75国公民实施免签政策,进一步拉近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局长王志忠在本周三(7月3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中国已与全球75个国家达成单方面或互免签证协议,标志着国家对外开放迈出又一重要步伐。该举措将为全球旅客赴华旅游、经商与交流带来实质性便利,也将加速中国与世界的双向互动。
在“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实施期间,中国免签过境政策的适用国家已扩展至55个,免签入境口岸则覆盖全国24个省、自治区与直辖市共60个...
中国将于8月启动全国性托育补贴政策,缓解育儿压力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与生育率下降等挑战,中国政府再出新举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本周三(7月30日)召开发布会宣布,自2025年8月下旬起,全国将统一启动儿童托育补贴制度,为有3岁以下子女的家庭提供财政支持。
根据政策内容,自2025年1月1日后出生的儿童,在满3岁前每年可获得3600元人民币(约合500美元)的育儿补贴。此外,2025年1月1日前出生、但仍未满3岁的婴幼儿也可按剩余月数获得按...
中国北方暴雨成灾,已致数十人死亡,华东多地防台风“竹节草”严阵以待
本周,中国北方多地遭遇罕见强降雨,北京市成为重灾区之一。截至7月28日午夜,全市平均降水量达165.9毫米,其中密云区高达543.4毫米,引发严重洪涝灾害。截至目前,已有30人因灾遇难,逾8万人被迫撤离家园。
北京市密云、怀柔和房山三区受灾最为严重,部分乡村道路被冲毁、通讯中断,31段道路受损,16条线路交通完全中断。电力设施亦遭重创,136个村庄停电,62条光缆受损,城市运转受到明显影...
从《哪吒2》特效到新川之心机器人公园:华媒代表在蓉“解码”创新新范式
28日,参加“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川渝行”活动的20余家主流华文媒体代表来到成都高新区,与墨境天合(成都)视效总监邢明礼就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的特效制作进行了深度对话。这场交流让许多海外媒体人刷新了对中国电影工业的认知。
“在我的印象里,中国电影产业的后期制作相对落后,但这次成都之行颠覆了我过去的认识。”巴西巴中通讯社副社长严佳看到,墨境天合拥有一支年轻...
“解码”新都桂湖:历史遗存与现代城市的共生密码
巴中通讯社综合讯 一走进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的桂湖,夏日的酷暑瞬间变得“温柔”起来,两株相传由明代状元杨升庵所植的连理紫藤枝蔓交缠,在空中延伸出约500平方米的绿荫,形成一条壮观的紫藤长廊。“一踏进这里,就好像穿越了时间、空间,置身于一片如梦似幻的绿色天地。很难想象在现代化城市中心,竟然‘藏着’这样一块宝地。”27日,委内瑞拉《委国侨报》副社长郑海燕如是感慨道。
桂湖始建于初唐,占地约...
华文媒体广元见证牛灯戏与火烧馍里的川北烟火
巴中通讯社综合讯 7月25日,“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川渝行”活动走进四川广元利州区。20余家主流华文媒体将走进近月湖采风,在罗家老街体验火烧馍制作,看川北牛灯、唱山歌表演。
走进罗家老街,一股浓郁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在当地师傅的指导下,华文媒体们纷纷动手尝试。
除了美食体验,媒体团还观看了精彩的川北牛灯、唱山歌表演。欢快的节奏、独特的表演形式,让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华文媒体行走翠云廊 感触古蜀道悠久历史文化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翠云廊,今天的翠云廊充满了鸟语花香和蝉鸣,和上一次的感受非常不同,但是这里依然翠绿,依旧使人感到心神舒畅。”25日下午,行走在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的翠云廊景区,菲律宾《商报》总编辑蔡友铭分享道。
25日下午,“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川渝行”活动走进翠云廊,华文媒体一行漫步翠云廊古蜀道、观看“点树交印”古制巡演并参观外国友人贾和普工作室,实地感受古蜀道的悠久历史...
全球首家6S机器人门店在中国深圳开业,重塑智能服务新格局
深圳,2025年7月——在被誉为“中国硅谷”的深圳市,一项全球首创的商业模式正在悄然改变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路径。本周一,全球首家“6S机器人门店”在深圳龙岗区正式对公众开放,标志着中国在智能制造和服务机器人领域再进一步走在世界前沿。
该门店由深圳未来时代机器人有限公司打造,灵感源自传统汽车行业的“4S店”模式——即销售、配件、服务与研发。在此基础上,这家6S机器人门店新增“按需租赁”与“全...
中国电池工厂助力欧洲绿色转型,打造中欧合作新范式
在德国图林根州阿恩施塔特,一座由中国企业宁德时代(CATL)投资建设的电池“超级工厂”,正悄然改变着欧洲能源版图。这家投入达18亿欧元的工厂,不仅是德国首个大规模电池生产基地,更成为中欧绿色合作的一个鲜活样本。
工厂自2022年底投产以来,每年可生产3,000万个电池单元,足以为约2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动力。在欧洲汽车产业面临减碳压力的背景下,CATL提供了稳定高效的本地供应支持,成为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