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丝路,潮涌东方。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的时代浪潮中,无数江苏籍海外侨胞凭借拼搏精神、卓越智慧和桑梓情怀,在异国他乡奋力打拼,不仅实现了个人事业的腾飞,更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纽带。
从南洋商埠到非洲热土,从欧陆腹地到拉美港湾,这群江苏儿女用脚步丈量世界,将“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基因播撒在异国他乡的沃土上。即日起,江苏省侨联携手新华日报同心圆创新中心、江苏省侨联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国际传播专委会联合推出“丝路苏侨情”2025海外华文媒体看江苏系列报道,选取5位江苏籍侨胞,通过海外华文媒体视角,专栏呈现他们搏击风浪的创业故事,记录他们润物无声的文化坚守,聆听他们跨越山海的家国情怀。关注我们,共赏这新时代“驼铃帆影”的美好蓝图,见证这血脉相连的江苏力量在大时代经纬中书写共商共建共享的壮丽篇章。
在距离中国万里之遥的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一位南通籍侨胞用二十余年的奋斗,带着 “敢为天下先” 的江海精神,书写了一段从白手起家到多元产业领航者的传奇。近日,受江苏省侨联委托,马达加斯加中非日报社社长许自树在塔那那利佛专访了马达加斯加南通商会会长朱文杰,揭秘其创业历程、家乡情结,以及推动中马经贸文化交流的实践与愿景。


敢闯非洲从物流先锋到多元产业领航者
1999年,朱文杰怀揣创业梦想踏上马达加斯加。面对资金短缺、市场陌生等挑战,他凭借江苏人 “敢闯敢拼” 的韧性,从单一物流业务起步,逐步拓展至供应链管理、跨境电商等领域。他告诉记者:“我的创业初衷是抓住马达加斯加市场的机遇,为当地和国际客户提供高效的物流服务。我们深入调研市场需求,与本地企业建立紧密合作,通过优化运输方案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策略,赢得了国际客户的信任。”


2008年,一个关键决策改变了企业命运——从单一物流转向多元化产业布局。朱文杰敏锐捕捉到市场变化,整合优势资源,抢抓跨境电商发展机遇,拓展供应链网络;优化物流方案,加强国际合作,与全球伙伴建立战略联盟,提升服务覆盖范围。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企业抗风险能力,更为中马供应链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侨为桥谱写丝路双向合作生动篇章
尽管远离故土,朱文杰始终心系家乡。他深情表示:“南通是我的故乡,它不仅是我成长的地方,更是我精神的根脉,无论身处何地,我都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情感。”在马达加斯加,他通过商会活动、文化交流等方式讲述南通故事,从蓝印花布到板鹞风筝,从南通美食到张謇精神,让当地民众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朱文杰更以物流行业为纽带,推动南通智能物流技术与海外市场对接。他透露:“我们正协助南通企业优化国际供应链,助力家乡产品‘走出去’,同时将非洲优质资源‘引进来’,为南通打造双向开放枢纽贡献力量。”除了不断提升行业效率,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朱文杰也致力于人才培养,他说:“一方面我们加强与马达加斯加当地的孔子学院合作,进行物流知识培训,传授行业经验;另一方面与包括江苏在内的多地人才交流市场合作,促进人才流通,鼓励人才投身于国际贸易行业。”他希望,通过行业培训、经验分享与交流合作,为南通物流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推动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南通更好走向国际舞台。
双向赋能“一带一路” 下的苏侨担当
江苏正加快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贸易、物流等领域,推动数字化升级、跨境电商发展和供应链优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朱文杰带领马达加斯加南通商会积极响应江苏“十四五”规划,在智能制造、绿色转型等领域寻找合作契机。他特别提到:“江苏自贸区政策、跨境电商便利化措施,为侨胞提供了绝佳机遇。我们已推动多个环保技术合作项目落地南通,助力家乡绿色发展。”


在促进中马人文交流方面,商会创新开展青少年文化交流、职业技能培训等项目。朱文杰说:“青年是未来的桥梁,马达加斯加南通商会开展了多项特色项目,如组织中马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举办教育合作论坛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我们希望通过互动增进理解,让中马友谊世代相传。”
未来愿景文化共同体的全球建构
展望未来,朱文杰对商会发展充满信心:“我希望马达加斯加南通商会能够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深化两地在贸易、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他表示,商会也将推动更多人才交流和技术合作,并通过举办更多的商务和文化活动,促进两地民众的理解与友谊,为南通与马达加斯加的关系注入新的活力和突破。


侨商不仅是经贸使者,更是文化交流的纽带,要以“双向赋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拓荒非洲到反哺家乡,从物流领军到文化使者,朱文杰的奋斗轨迹不仅是个人成功的缩影,更是新时代侨胞联通中外的生动写照。专访最后,朱文杰深情地吐露:“我愿做一粒种子,让南通的江海精神在非洲生根,让国际合作之树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