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艺”助力文创产业发展

“别看制作这样一件小小的裘皮玩具,也需要经过多道工序。”4月27日,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胡集镇的一家裘革制品公司生产车间,负责人马催说,制作一件裘皮玩具分吹塑、粘皮两大阶段,有塑胎、粘接、刷漆、喷绒、整修等20多道工序,每个环节都要精细讲究,才能制作出栩栩如生的产品。

目前,裘皮加工已成为胡集镇的特色产业之一。该镇已发展较大规模的加工企业13个,产业链相关加工户200多家,累计年总产值在1亿元左右,带动当地40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5万元左右。

“裘革生产车间就在我们东马垓村里,上班路上用不了10分钟。”村民马艳说,“我以前常年在外地打工,很难顾上家里的事,现在工厂就在家门口,顾家增收两不误,真方便。”

“发展文创产业,培育好传承者是关键。”胡集镇党委书记王宏昊表示,为了让老手艺不失传、更加精益求精,该镇选拔技能优秀者组建导师团队,形成“以师带徒”的产业发展模式。

近年来,牡丹区依托裘皮加工、曹州刻瓷、鲁锦织造等非遗项目和传统手工艺,着力培育发展手造产业,探索文化传承新模式。通过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设乡村非遗工坊、培育品牌手造企业、开展技能培训、推广“产品+电商+旅游”等有效举措,着力推动“老手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牡丹区吴店镇鹁鸽堂村省级非遗曹州刻瓷传承人马宪荣的工作室,在白瓷、青瓷、骨瓷等瓷盘上雕刻而成的花鸟鱼虫、山水亭台、簪花仕女等文创产品,画面栩栩如生,绚丽多姿。

“我的创新主要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拓展了刻瓷的传统题材内容,比如牡丹、戏曲等不少题材在作品中都得到了转化和体现。”马宪荣说,文创产品,既是对曹州刻瓷技艺的保护传承,也是对家乡特色文化的宣传展示。

吴店镇着力推进刻瓷艺术进校园、进家庭,让该非遗项目发扬光大,成为助农增收的新产业。目前,全镇已有50多名村民拿起刻刀,在“叮叮当当”的清脆声响实现了就业致富,刻瓷产品通过电商行销市场。

牡丹区区委宣传部部长李淑梅表示,近年来,该区建设发展了一批“非遗工坊”“手造工厂”等特色文创企业,规模企业已超过10家,“手造微工厂”300余个,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收。(来源:中共菏泽市牡丹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