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和出售巴拿马港口引发香港与北京强烈反应,忧虑美方介入带来战略风险
香港特区政府呼吁公平竞争环境,警惕外部政治施压
香港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CK Hutchison Holdings)宣布向由美国资产管理机构主导的投资集团出售巴拿马及其他地区港口的决定,在香港和北京引发强烈批评。据《环球时报》援引香港电台(RTHK)报道,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周二(18日)表示,任何交易都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并强调特区政府期望外国政府提供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避免施加经济胁迫或政治压力。
这一交易引发了关于国家安全及美国影响力扩张的讨论。中国中央政府驻港机构也对此表达关注,并转发了《大公报》社评,批评这项交易可能对中国构成战略风险。上周六(16日),该报发文质疑:“为何如此多重要港口能轻易转手给别有用心的美国势力?这背后隐藏了哪些政治考量?这项交易是否真正符合国家利益?”
质疑美国主导的交易,批评其为“经济霸权”
在上周四(14日)发布的另一篇评论文章中,《大公报》进一步批评这项交易是美国利用国家力量,以“商业交易”为幌子获取他国合法权益的霸权行径。文章呼吁相关企业重新评估其立场,并慎重考虑出售基础设施的潜在影响。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企业家应有家国情怀
除了官方媒体的质疑,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也在社交媒体上发声。据《文汇报》报道,梁振英周一(17日)在社交平台发文询问:“企业家应当有国家观念吗?”他警告,部分香港商界人士误以为“生意无国界”,将所有决策仅视为商业行为,实则容易遭受外部势力的胁迫。
梁振英强调,“没有国家的企业家,只会受到欺压。美国企业家只能在符合美国利益的框架下行事,不能违背国家利益。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的企业同样如此,中国亦不例外。”
交易引发中国战略担忧,美中竞争持续加剧
国际关系专家指出,该交易可能进一步加剧美中战略竞争。中国香港及澳门研究会顾问刘兆佳对《环球时报》表示,美国正在加大力度遏制中国在全球关键行业的发展,包括航运业和“一带一路”倡议相关项目。
“长和在作出商业决策前,必须认真考虑国际格局的复杂性,以及国家和人民的长远福祉。港口等关键基础设施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在大国博弈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刘兆佳表示。
美中竞争背景下,港企面临新挑战
在美中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的背景下,长和出售港口的决定被视为不仅是市场行为,更可能是地缘政治棋局中的一环。香港企业是否需要更积极地配合中国整体战略,正成为一个新的焦点。这一事件也反映出中国政府对本土企业在国际竞争格局中的角色期待正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