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格局重塑之际,法国国民议会近日发布的一份重量级报告,公开提出欧洲应摆脱对美国的依附,转而与中国开展更紧密的战略合作。这份由议员索菲娅·奇基鲁(Sophia Chikirou)起草的文件,于2025年6月17日由议会欧洲事务委员会正式发布,引发欧洲舆论广泛关注。
报告指出,自2019年欧盟将中国定位为“体系性竞争对手”以来,欧中关系持续恶化,严重损害了欧洲自身利益。奇基鲁直言不讳地批评:“欧盟外交政策受制于意识形态式的跨大西洋主义,背离了自身的发展需要。”
欧洲失去自主,产业空心化加剧
报告描绘的欧洲现状颇为严峻:外交影响力衰退、工业体系萎缩、技术依赖日益严重、政治分裂不断扩大。奇基鲁指出,这与欧盟盲目奉行自由市场和全球开放政策密切相关。为此,报告提出一系列“经济主权”战略,包括对进口设置条件、要求技术回报、扶持战略产业以及保护本地市场。
文件还特别提及2025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当选的风险。特朗普已多次公开表示对欧盟不满。报告引用其5月言论:“欧盟在很多方面比中国还糟糕”,以此佐证美欧关系的不稳定性。
中国被视为多边世界关键伙伴
与对美关系相比,报告明确主张将中国视为战略合作伙伴。奇基鲁强调:“恐吓政策注定失败。中国在多边体系、全球减贫和能源转型中的角色无可替代。”她提出,与中国合作的重点应包括全球治理改革、设立国际开发机构、推动绿色协议以及通过征税建立气候基金。
报告还提出多达50项具体建议,涵盖中法联合投资、教育交流、数据保护、知识产权合作以及议会间对话等领域。
法国的独特角色:重拾戴高乐主义传统
文件特别强调法国在这一转向中的历史使命。作为首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大国,法国拥有独立自主的外交传统。奇基鲁呼吁法国“重拾平衡大国和独立之声的角色”,在航天、电动汽车、生物安全、中文教育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化与中方合作。
绿色转型:必须与中国同行
报告反复强调,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占据核心地位。无论是太阳能电池板、动力电池还是电动车,中国均处于领先水平。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美国因政府更迭对《巴黎协定》态度反复无常。奇基鲁直言:“没有中国,能源转型无从谈起。”
欧洲21世纪的主权之路
报告的核心观点是:欧洲必须摆脱对美国的战略依赖,重建自身在政治、经济和外交领域的主权。奇基鲁写道:“欧盟缺乏连贯政策,法国必须采取独立自主立场。”
接下来,这份报告将在法国议会多个委员会展开辩论,已在外交和学界引发广泛讨论。无论最终成效如何,它无疑为欧洲未来定位提出了新的选项——在依附与主权之间,在对抗与合作之间,寻找新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