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航天局近日在京召开中巴航天合作座谈会,中国与巴西航天专家表示,经过30多年发展,两国航天领域的合作成果丰硕、前景广阔。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顾问、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工程总师马世俊介绍,1988年,中巴两国签署联合研制地球资源卫星的协议。1999年,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星成功发射,填补了中国传输型陆地观测卫星的空白,是中国第一颗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合作卫星,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马世俊表示,双方已合作研制6颗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卫星各系统由两国分别研制,双方各有特点,互补性强。卫星数据服务于两国社会经济发展,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农业、林业、地质、水资源、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领域,还多次执行全球减灾监测,为森林火灾、洪水、地震、海啸等减灾救援提供了大量遥感数据。
据介绍,借助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数据,中国与巴西等国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数据处理、分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中巴地球资源系列卫星担任了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值班卫星,并向联合国灾害管理与应急反应天基信息平台等国际组织提供免费数据。
巴西航天局原局长何塞·黑蒙多参加了此次座谈会。近日,他被授予2023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以表彰他在推动中巴航天合作领域作出的卓越贡献。
“我来中国已经40多次。每次当卫星在中国发射时,我都提前两个月过来。中国和巴西是兄弟一般的伙伴,我们正在共同研发第七颗地球资源卫星。”黑蒙多认为,中国和巴西的航天合作在世界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两国在航天领域的合作具有很强的整体性,亲如一家。
据介绍,2023年4月,中巴两国在北京签署了中巴政府间《关于合作研制地球资源卫星06星的补充议定书》,约定中巴将联合研制并发射第七颗中巴地球资源卫星。
“巴西领土面积大,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极大程度促进了多个地区的开发。”黑蒙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