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一带一路”美洲项目施压 响应哥伦比亚正式加入倡议

中国倡导的全球发展项目在拉美持续拓展,美国加强干预引发关注

(资料图)

近期,美国政府宣布将采取一系列“防御性措施”,以“限制中国在西半球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扩大影响力”。这一表态紧随哥伦比亚正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之后,引发国际社会对中美在拉美地区角力的高度关注。

美国国务院官员在一场简报会上表示,将“重新审查并阻止”在美洲范围内与中国国有企业有关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港口、电信和能源工程。尽管并未点名具体项目或国家,该声明已被多方解读为对哥伦比亚、巴西和秘鲁等“一带一路”参与国的政治信号。

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彼得罗本月早些时候在北京签署加入“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强调“中哥关系应迈向更深层次的技术、绿色与交通合作”。据报道,中国已在哥伦比亚推动多个战略项目,包括港口改扩建、高速公路和地铁工程。

拉美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新的重点区域。截至2025年,已有21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正式签署“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中国在该地区的投资涵盖能源、交通、数字基础设施和清洁技术,成为推动当地发展的一股关键力量。

在巴西,中国已成为最大贸易伙伴和关键投资国。多个合作项目如数字城市、绿色能源与铁路现代化均由中资公司参与,展现出中巴关系的深度与广度。中国外交部近期也表示,希望与包括拉美在内的全球南方国家“构建更加平衡、公正的全球发展新格局”。

对于全球华侨而言,特别是在美洲从事建设、工程和金融领域的华人,这场新一轮地缘政治摩擦意味着风险与机遇并存。一方面,中国企业和专业人士可能面临更多的审查和障碍;另一方面,拉美国家愈加重视中国作为发展伙伴的角色,为技术转移和产业对接提供新的通道。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延伸至全球更广泛的地理范围,中国企业、智库和外交部门将继续面对复杂的国际博弈格局。在全球发展合作与地缘博弈之间,中国如何以更稳健、自主和开放的姿态赢得人心与市场,将是未来的重要课题。

留下一个答复

请输入你的评论!
请在这里输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