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巴西南部里约格朗德州的一个商业养殖场首次确认出现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随后,中国海关总署根据现行双边协议,宣布自即日起暂停进口来自巴西的鸡肉及其制品,为期60天。
巴西是全球最大的鸡肉出口国,年出口量超过530万吨,约占全球市场的39%。其中,中国是其主要买家之一,仅2024年就从巴西进口了超过70万吨鸡肉,占比接近14%。此次进口中止对全球禽肉贸易格局及中巴农业合作关系构成压力。
尽管疫情被迅速隔离且控制在单一养殖场内,中国依据与巴西签署的动植物检疫协议实施了全国性暂停。与此同时,巴西农业部表示正在与中方磋商,争取将暂停范围限制在发生疫情的区域,而非全国范围。这一“区域化管理”模式已被欧盟、日本等其他市场接受,并有助于避免对整个产业造成重大冲击。
巴西农业部长卡洛斯·法瓦罗强调,目前的鸡肉和蛋类产品在经高温烹饪处理后对人体无害,禽流感病毒不会通过熟食传播。政府已采取所有必要生物安全措施,并通报国际动物卫生组织(WOAH)。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事件发生时,正值两国深化经贸合作、加强政治对话的阶段。就在几周前,中国宣布对巴西实施30天短期免签政策,并签署了涵盖科技、能源、物流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协议。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此次暂停属正常防疫反应,但也提醒中巴双方需不断完善贸易风险应对机制,在维护公共卫生的同时保障合作稳定性与互信基础。
对广大海外华人而言,中国在全球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快速反应展现出国家对民众健康的高度负责态度。而中巴之间如何在危机中强化协调,也将对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模式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