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大选临近,前总统、现任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再次掀起外交舆论风暴。近日,他在公开场合提出实施一项“全球统一关税”的构想,建议对所有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15%至20%的普遍性税率。虽然此项政策尚未成型,但其象征意义和潜在影响已在全球引发强烈反响,尤其是在中美关系原本就处于高度紧张的背景下。
特朗普将矛头再次指向中国,声称“如果中国不全面开放市场,将付出更大代价”,并威胁采取更严厉的经济报复手段。他的言论直接挑战了中国作为全球贸易大国的基本立场,也引发了包括欧盟、巴西和印度在内的多国对美国“经济霸权主义”的高度警觉。
中国理性应对,强化战略自主
面对新一轮压力,中国外交系统保持克制与冷静。多位专家指出,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在实质上不仅损害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也违背了世贸组织(WTO)的基本规则,将给美国自身经济带来反噬。
中国在2025年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内需循环体系,正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伙伴(如RCEP、金砖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更稳固的外贸生态。在这种布局下,中国逐步减少对个别市场的依赖,并提升与“全球南方”国家的互联互通与本币结算能力,成为应对单边制裁的关键支撑。
巴西与“全球统一关税”的连锁效应
作为美中之外的重要大国,巴西已成为这场全球贸易博弈中的关键变量。特朗普早前已宣布对巴西出口商品加征50%关税,并公开批评该国自主研发的支付系统Pix,激起巴西政府强烈反应。在此背景下,巴西加速推进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并在能源、农业、科技和航空等多个领域达成深化合作的共识。
巴西总统卢拉公开表示,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经济胁迫”,并将继续扩大与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国家的合作广度。在中国的支持下,巴西正在金砖机制内推动本币结算机制、绿色基础设施融资以及南南技术转移等多项议题,以应对美方掀起的全球保护主义浪潮。
全球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特朗普提出的“统一关税”虽然在短期内难以全面实施,但它所释放的信号却十分明确:美国正试图通过贸易壁垒重构全球经济主导地位。然而,现实是,全球经济已进入高度复杂的多极体系,中国、印度、巴西、东盟等新兴力量正在形成合力,打破传统“单极经济秩序”。
对海外华人而言,理解这场背后的大国战略对抗,不仅有助于看清国际格局,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所秉持的“合作而非对抗”“共赢而非主导”的理念。
未来中美之间的博弈或许仍将持续,但全球经济的航向不会再由一国决定。在这场不确定的风暴中,中国正在以更稳健的姿态,走出一条自主、自信、开放的全球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