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提高关税之际,中国向近200家巴西咖啡出口商敞开大门

在全球贸易紧张背景下,中巴合作为巴西农产品打开新前景

(图片:转载)

就在美国正式宣布对巴西咖啡征收50%高额关税的同一天,中国却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批准183家巴西新企业向中国出口咖啡。这一政策已于7月30日生效,为期五年,为当前面临美方贸易壁垒的巴西农业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市场替代窗口。

目前,美国仍是巴西咖啡的最大买家,2025年上半年共进口330万袋(每袋60公斤),占巴西出口总量的23%。然而,由于咖啡未被纳入美方“关税豁免清单”中的近700项产品之一,生产商不得不寻找新出路,而中国正逐渐成为一个有力的替代选项。

尽管中国在2025年上半年“仅”进口了52.9万袋巴西咖啡,位列第十大买家,但其增长潜力令人瞩目。2024年,中国人均年咖啡消费仅为16杯,但2025年已升至22.2杯,预计年底将达到30杯。

这一消费激增的背后,是以瑞幸咖啡为代表的本土连锁品牌的迅速扩张。自2017年成立以来,瑞幸在全国门店数量已超过2万家,远远领先于星巴克。值得一提的是,瑞幸所有门店所用咖啡豆均来自巴西。近年,该品牌与巴西出口与投资促进局(ApexBrasil)达成两项重要协议,承诺至2029年采购24万吨巴西咖啡,并特别设立“瑞幸·巴西”博物馆,讲述自1974年以来的中巴咖啡合作历史。

对于巴西出口商而言,这不仅是对美国加税的战术应对,更是一次战略转型的机遇。根据巴西农业研究中心(Cepea/Esalq)的分析,当前形势要求企业具备更强的物流执行力和商业应变能力,以重新规划出口路线和合同,规避可能的损失。

与此同时,巴西咖啡出口委员会(Cecafé)仍在与美方沟通,试图争取将咖啡纳入豁免清单。但现实已经表明,中国市场的开放程度和增长速度,或许会为巴西带来更加稳健的合作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近期不仅开放咖啡市场,还新增批准了30家巴西企业出口芝麻,46家出口禽畜粉类产品,持续扩大中巴贸易合作的领域。在外交部发言人郭家坤的声明中,中国明确表达了与巴西深化合作、共同推动金砖国家框架内多边贸易体系建设的意愿。

在全球局势日益分化的当下,中巴加强互利合作、寻找替代市场,既是对外部压力的有力回应,也是巴西出口结构实现多元化、高附加值转型的重要契机。对于旅居海外的华人来说,这一进展不仅彰显了中国对发展中国家伙伴的支持,也再一次展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留下一个答复

请输入你的评论!
请在这里输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