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通讯社29日沙雅讯 金秋时节,走进新疆沙雅县,连片的果园里弥漫着醉人的果香。累累硕果不仅压弯了枝头,更承载着万千果农增收致富的希望。近日,一批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漫步于此,亲眼见证了这片绿洲之上,林果业如何通过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金色答卷”:沙雅县25.9万亩林果,正如同一个精心调色的调色盘——17万余亩核桃铺就苍翠的底色,2万余亩红枣点缀其间,而近2万亩香梨与数千亩苹果、杏、葡萄等,则共同调和出丰收的绚丽色彩。预计到2025年,这片土地将奉献出17.4万吨的甘甜,汇聚成14.7亿元的产值,成为驱动县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然而,丰收的秘诀并非仅靠天赐。沙雅县以一套精准有力的“组合拳”,实现了从“量大”到“质优”的跨越。产业结构优化是“先手棋”,通过对8.4万亩低产低效果园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改造,或疏密提效,或改接优种,让老果园焕发新生机。规模化与社会化服务是“金钥匙”,合作社托管模式的推广,让专业化服务覆盖了超六成果园,解决了果农的后顾之忧。机械化管理则是“新农具”,植保、修剪、施肥等环节的“机器换人”,不仅提升了效率,更谱写了现代农业的崭新诗行。

当下,沙雅的田野正遵循着自然的节律,进行着秋季的深度滋养。十余万亩土地的秋施基肥、万余亩果树的待叶修剪、数万亩树干的精心涂白,每一项都是对来年丰收的郑重承诺。尤其在苹果产业发展上,沙雅以“三新”工程——引进“秦脆”、“瑞雪”等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发展简约化栽培新模式,在坚守“冰糖心”红富士金字招牌的同时,不断为产业注入新鲜血液。
展望前路,沙雅的愿景愈发清晰。当地负责人表示,将以“优质高效”为核心,持续深耕标准化生产,并着力吸引果品精深加工企业落地,让每一颗果实的价值都被“吃干榨尽”,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这片绿洲上的甜蜜事业,正如同沙雅的果园一般,根植于创新的沃土,沐浴于政策的阳光,未来必将结出更为丰硕、更为甜美的富民之果,香飘世界。
来源:美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