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通讯社海口11月11日综合讯——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进入倒计时,备受关注的“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政策体系即将全面落地。海口新海港、海口南港等10个“二线口岸”已完成建设并进入试运行阶段,为封关后的货物流通提供坚实保障。

11日,“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代表团走进海口多个“二线口岸”,实地探访海南如何通过智慧监管系统实现货物的高效通关与精准管理。
作为海南自贸港“对外开放口岸”与“二线口岸”双重功能的关键枢纽,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二线口岸的封关运作项目已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目前,项目建设和运行机制均趋于完善。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美兰机场通过建设统一的“单一窗口”系统,全面实现查验、申报与放行的数字化管理,货物通关效率提升显著。过去企业需提交5份纸质单据、往返跑五趟,如今仅需在线填写一次申请,系统即可生成“核放单车次码”,同步推送至各监管端口。
“整个流程只需5分钟即可完成,整体通关效率提升约30%,有效避免高峰期排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化通关已成为海南自贸港提升营商便利度的重要标志。

与此同时,海口新海港与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已成为全国首个集约共享的货车查验枢纽,也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核心基础设施。封关后,该查验场将承担海南省约80%的货运与邮快件通关查验任务,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高效模式。
在监管机制上,海南海关已建立起“智慧监管、信用监管、顺势监管、协同监管”的工作体系。系统依托大数据与智能风控模型,对所有出岛货物实施动态分析。低风险货物仅需约1分钟即可完成安检通关,而高风险货物则将自动触发布控指令,进入人工复检流程。
目前,海南各主要口岸正持续进行高负荷综合压力测试,以确保封关运作顺利。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已完成16次试运行测试,系统运行稳定,流程高效。
业内人士认为,封关运作将成为海南迈向更高水平开放的新起点。届时,大量生产要素和国际企业将加速汇聚,为海南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注入强大动力。
正如参与此次活动的媒体代表所观察到的——从美兰机场到集中查验场,海南的封关体系已形成完善闭环,展现出强劲的制度创新与执行力,也让世界看到这座自由贸易港在新时代的雄心与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