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连续第12年领跑全球机器人市场,年销量达30.2万台

服务机器人崛起、技术创新加速,中国机器人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图片:转载 / 新华社)

在2025年8月2日举办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中国正式宣布:2024年共售出30.2万台工业机器人,连续第十二年稳居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的位置。同时,中国还占据了全球机器人专利申请量的三分之二,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科技创新版图中的领先地位。

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快速扩张,生产能力不断跃升。数据显示,中国工业机器人年产量已从2015年的3.3万台增长至2024年的55.6万台。服务机器人同样表现亮眼,全年产量达到1050万台,同比增长34.3%。

从制造到服务,机器人全面融入中国经济

当前,中国的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71个大类、236个细分类别的经济活动中,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服务业智能化的重要力量。在制造领域,中国机器人密度全球排名第三,自动化水平持续提升。

在服务领域,机器人正被广泛应用于家庭清洁、仓储物流、客户服务、养老照护、残障辅助以及医疗康复等场景。这一趋势不仅提升了社会运作效率,也缓解了部分行业人力短缺问题。

中国品牌引领服务机器人全球市场

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商业服务机器人出货量中,有84.7%来自中国厂商。这一占比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制造端的压倒性优势,也凸显出其在技术集成和产品落地方面的强大实力。

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也正逐步扩大影响力,部分企业已成功进入欧洲、拉美和东南亚市场,为当地提供清洁、配送、巡检等多元化机器人解决方案。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中国电子学会会长徐晓兰在大会上指出,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融合的代表,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她表示,这类机器人未来将在制造、安保、教育、医疗、文旅等多个领域释放价值,有望带动新消费、催生新产业、创造新岗位,并推动形成全新的智能制造产业链。

对于广大生活在海外的华人来说,这一发展不仅展示了中国科技的硬实力,也意味着未来中国品牌和技术将在更多国家和生活场景中“看得见、用得上、离不开”。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中国正用“机器人+AI”的组合拳,加速迈向高端制造与智能社会的新阶段,进一步确立其在全球科技产业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留下一个答复

请输入你的评论!
请在这里输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