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巴两国元首习近平和卢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共同推动下,两国外交关系在三个月前迈上了新台阶。如今,这一决定已开始结出初步成果。近期,中巴两国多个领域的经济与社会交流日益频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中巴经贸交流与合作会议”的成功举办。
深化双边合作,山东企业积极布局巴西市场
本次会议由中国山东省政府主办,于3月10日在巴西圣保罗举行,吸引了来自中巴两国的众多企业代表及政府官员出席。其中,包括山东省副省长宋军继和巴西农业和畜牧业部长卡洛斯·法瓦罗(Carlos Fávaro)。
法瓦罗在会上强调,两国元首去年11月在巴西利亚峰会上达成的重要协议为中巴经贸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双方期待在食品工业、制造业和矿业等领域深化合作。他表示:“我们需要通过具体行动来进一步巩固两国的外交与经贸关系,同时也要把握金砖国家合作和全球南方国家合作的历史机遇。”
他补充道:“在当前地缘政治不稳定的背景下,加强金砖国家合作,推动全球南方国家一体化,并深化中巴关系,将成为维护世界稳定的重要支撑。”
山东省副省长宋军继在会上也回顾了去年习近平主席与卢拉总统共同签署的协议,并重申山东省将在双边合作中发挥先锋作用。他表示:“山东是中国最发达的沿海省份之一,习近平主席赋予我们重要使命,即成为中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合作的先行者。”
产业互补,山东寻求在巴西扩大投资
从经济层面来看,政府与私营企业都在积极推动中巴合作。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山东省多个行业的企业,他们希望通过提供咨询、技术、基础设施、原材料以及各类工业制品,开拓巴西市场,并深入了解当地商业环境。
山东省在产业链和资金储备方面实力雄厚,是中国第四大出口省份和第六大进口省份。2024年,山东省经济增长率达6%,正处于产业升级转型阶段。该省现已拥有超过3.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及5万余家科技型初创企业,并建立了中国最大的海运网络,连续26年位居全国农产品出口第一。
2023年,山东省GDP达到9.2万亿元人民币(约合7万亿巴西雷亚尔),是中国第三大经济省份。基于这一增长趋势,《南华早报》将山东列为中国经济发展规划中的“关键角色”。
中巴贸易与投资前景广阔
目前,巴西是山东省第九大出口目的地,2024年山东对巴出口额达13亿美元;在进口方面,巴西则是山东第四大进口来源国,2024年山东自巴西进口总额高达157亿美元。山东省希望未来能在农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加大对巴投资,并进一步推动双边合作。
根据2023年中巴两国政府签署的37项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农业、教育交流、科技合作、贸易与投资、基础设施、工业、能源、矿业、金融、通信、可持续发展、旅游、体育、卫生和文化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
然而,合作不仅限于贸易和产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沈欣指出,未来的合作应涵盖文化、学术和新闻领域。他表示:“我们必须加强政府间合作机制,深化地方政府的交流。世界正经历深刻变革,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共同命运共同体,推动智库和媒体合作。”
沈欣进一步强调:“创新是深化城市间交流的关键,我们应超越传统经济合作领域,探索绿色经济、数字贸易等新模式。中国和巴西文化底蕴深厚,我们希望促进民间交流,打造更加紧密的中巴人文合作环境。”
随着中巴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山东企业在巴西的投资和合作有望进入新阶段,为两国经济合作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