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政府在半导体领域上演“急刹车”。据意大利安莎社报道,11月19日,荷兰正式撤销此前对芯片制造商宁芯(Nexperia)的接管决定,将公司控制权归还给其中国母公司——晶片巨头闻泰科技(Wingtech)。这一转变发生在一场几乎波及全球汽车产业生产安全的芯片风波之后。
风波的起点在于荷兰方面今年10月的干预。当时,政府以“知识产权安全”为由,依据本国法律直接接管设在荷兰的宁芯子公司,引发中方强烈不满。作为回应,中国方面暂停了宁芯车用芯片的对外出口,而这些产品是全球汽车电气系统中的关键元件。供应骤然收紧后,欧洲多家车企面临减产风险,冲击也外溢至包括巴西在内的其他汽车生产国。
在宣布“掉头”的声明中,荷兰经济部长文森特·卡雷曼斯表示,“鉴于近期事态发展,现在是采取建设性步骤、暂停我关于宁芯的命令的合适时机”,并强调这一决定是在与欧洲及国际伙伴密切协商后作出的。与此同时,他称荷方“对中方为保障欧洲及全球芯片供应所采取的措施持乐观态度”,并视之为一种“善意的展现”,未来将继续与中国保持建设性对话。
随着局势缓和,中国方面此前已宣布,对部分宁芯产品的对外销售实施豁免,为欧洲车企打开了有限的供应通道。这一松动,加上荷兰恢复宁芯的中资控股地位,被外界视为双方在谈判中寻找“折中方案”的结果。欧盟贸易委员马洛什·谢夫乔维奇则公开评价称,此举是“稳定战略性微芯片供应链的又一个关键步骤”,释放出布鲁塞尔希望避免供应链进一步碎片化的信号。
对于遍布欧洲、美洲等地、深度参与汽车产业链的华商与技术人才而言,“宁芯事件”凸显出地缘政治与供应安全之间的微妙平衡。一方面,芯片被越来越多国家视作“战略资产”,监管趋严几乎不可逆转;另一方面,任何单边措施都可能迅速传导为整车减产、订单延迟乃至投资信心动摇。荷兰此次选择“收回成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即便在安全考量升温的背景下,如何兼顾产业稳定和对华合作,仍是欧洲各国必须正面回答的现实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