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科技助力:近千吨级超级模块成功吊装入汕尾陆丰核电站

CAP1000项目刷新工程纪录,数字化技术与自主创新成为关键支撑

(照片:转载)

在广东汕尾陆丰核电基地,伴随巨型吊装设备的缓缓运转,一个重达近千吨的超级模块——CA01模块,被精准安放至指定位置。这一幕标志着中国CAP1000核电机组建设又一次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CAP1000是中国在引进美国西屋AP1000技术基础上实现自主化的版本,采用先进的模块化建造方式。通过在工厂内预制大型模块,再运至现场拼装,不仅大幅缩短了建设周期,也显著提升了施工质量与安全性。

挑战极限的“超级模块”

CA01模块因其体积庞大、重量惊人,被称为“超级模块”。它是核岛结构中最重、最复杂的核心部件,无法通过公路或铁路运输,只能在施工现场直接制造完成。

项目总包方国家电投(SPIC)旗下的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SNERDI)介绍称,吊装过程中团队面临四大挑战:结构极度复杂、整体重量巨大、重心偏移明显以及定位精度要求达到毫米级。

数字化赋能精准控制

为解决这些难题,工程团队依托自主创新与数字化技术完成了突破。他们利用激光扫描技术,建立了模块的1:1数字孪生模型,精确计算出真实重心坐标。基于此,研发出多点吊装专用系统,并配置三级平衡吊梁,有效解决了模块“T”字形结构带来的重心偏移问题。

“团队依靠技术创新和精细化控制,最终实现了如此复杂工况下的安全吊装。”SNERDI方面强调,这不仅是工程建设的胜利,更是中国在核电关键技术领域自主能力的体现。

自主创新驱动核电新阶段

业内人士指出,CAP1000项目的推进,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核电工程领域的高端制造与施工能力,也为后续核电机组的规模化推广提供了宝贵经验。模块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施工正成为中国核电建设的新名片。

随着清洁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陆丰核电的建设进展为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增添了新的动力,也凸显了中国在全球核电产业链中的竞争优势。

留下一个答复

请输入你的评论!
请在这里输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