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暴雨成灾,已致数十人死亡,华东多地防台风“竹节草”严阵以待

北京和河北多地遭遇洪涝灾害,上海紧急转移28万人应对台风登陆

(图片来源:Brasil de Fato)

本周,中国北方多地遭遇罕见强降雨,北京市成为重灾区之一。截至7月28日午夜,全市平均降水量达165.9毫米,其中密云区高达543.4毫米,引发严重洪涝灾害。截至目前,已有30人因灾遇难,逾8万人被迫撤离家园。

北京市密云、怀柔和房山三区受灾最为严重,部分乡村道路被冲毁、通讯中断,31段道路受损,16条线路交通完全中断。电力设施亦遭重创,136个村庄停电,62条光缆受损,城市运转受到明显影响。

北京市政府已于29日晚启动I级防汛应急响应,建议居民尽量居家办公,以减少外出风险。与此同时,邻近的天津市和河北省也遭遇强降雨和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在河北省滦平县,一次山体滑坡造成8人死亡、4人失联,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据统计,仅在7月29日当天,河北省已有5万人紧急转移安置,天津也有超过1万人被疏散。目前中国财政部和应急管理部已紧急下拨3.5亿元人民币救灾资金,用于包括北京在内的9个省份的防汛抢险与灾后重建。

与此同时,中国东部地区正面临台风“竹节草”(Co-May)的威胁。该台风于30日登陆上海,并对江苏、浙江等省份造成影响。面对强风和暴雨的双重压力,上海市已紧急转移28.3万人,设立了超过1900个临时安置点。

受台风影响,东方航空公司取消了浦东、虹桥、宁波、舟山等机场的400余架次航班。铁路系统也有多条线路暂停运行,导致部分城市间交通短时间中断。

此次自然灾害凸显了中国在极端气候事件下的应急响应与城市治理能力,也再次提醒社会加强防灾减灾意识。从北方的洪水到东部的台风,一场场自然考验正在推动地方政府与公众共同面对不确定的气候现实。

对于海外华人而言,关注祖国的灾情、向灾区伸出援手,不仅是情感的共鸣,也是全球华人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体现。在信息互通、资源联动日益紧密的今天,每一次天灾,都是一次全球华人携手共济的契机。

留下一个答复

请输入你的评论!
请在这里输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