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球卫生努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构建全球健康共同体:中国助力全球公共卫生发展

今年是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第12周年。

这一理念不仅勾勒出人类共同繁荣的美好愿景,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行动路径。

过去几十年间,世界见证了中国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显著进步。

以衡量一个国家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人均预期寿命为例,中国的平均寿命已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2024年的79岁。此外,天花、小儿麻痹症和疟疾等严重传染病已被消灭。

与此同时,中国始终秉持“全球健康共同体”理念,与世界共享公共卫生领域的成果。

中国对外提供医疗援助就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

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向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了3万余名医疗人员,为近3亿人次提供医疗服务,并协助建设130余家医疗卫生机构。

自1963年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援外医疗队以来,中国援外医疗团队在全球公共卫生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中国已与41个国家和地区的46家机构建立医疗合作关系,并在海外建成25个重点临床专科中心。

以非洲为例,截至2024年7月底,中国医疗队在苏丹和马拉维累计诊治门诊患者约847万人次,住院患者45.94万人次,完成外科手术25.34万例。除了提供诊疗服务,中国医疗队还向当地医生传授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经验。

数据显示,中国援外医疗队已累计培训超过10万名当地医疗人才,极大提升了受援国的医疗水平,赢得广泛赞誉。

虽然中国医疗队无法永久驻留,但他们引入的医疗技术和诊疗方法仍在持续造福当地民众。

例如,中医药就是通过援外医疗队传入许多国家。目前,针灸等中医疗法已成为不少国家患者的治疗首选。

如今,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接受过中医治疗。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紧密合作,推动中医药融入全球医疗体系。

中国已与40多个政府、地区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中医药合作协议,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设立30家高质量的中医药海外中心。

与此同时,世界卫生组织已在《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中正式纳入传统医学,中医药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规划,中国将在未来三年内为超过1300名外国专业人士提供中医药培训,推动国际学术交流,提升全球中医药专业人才的水平。

留下一个答复

请输入你的评论!
请在这里输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