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对华出口受挫,巴西趁机扩大市场份额

在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未解的背景下,中国买家提前锁定南美供应,改变全球大豆贸易格局

(Foto: Reprodução / Cláudio Neves)

在中美贸易关系持续紧张的背景下,美国大豆出口商今年面临失去数十亿美元对华销售额的风险,而巴西则正迅速填补这一空缺。据多位业内贸易人士透露,中国进口商已在第三季度提前锁定来自南美的大豆供应,确保未来几个月的库存安全。

数据显示,中国买家已完成9月份的大豆采购,总量约800万吨,全部来自南美;10月份的采购也已完成一半,约400万吨,同样全部由巴西和其他南美国家供应。相比之下,往年同期美国通常会在9月至1月间占据中国采购的主要份额。

分析人士指出,这一策略体现了中国企业对第四季度潜在供应风险的提前布局。Sublime China Information分析师王文申表示:“第三季度中国的大量采购显示行业正主动增加库存,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

去年,中国进口了约1.05亿吨大豆,其中2213万吨来自美国,进口额约120亿美元。然而,自特朗普政府首次发动贸易战以来,中国便开始逐步降低对美国农产品的依赖。今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不仅面临23%的关税壁垒,还受到全球价格竞争压力。即便不计关税,美国10月装运的大豆价格每吨仍比巴西货便宜约40美元,但这一优势在关税影响下被完全抵消。

日前,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要求中国在关税暂缓期结束前将大豆采购量增加四倍,但业内普遍认为这一目标几乎不可能实现,因为这意味着中国将几乎完全放弃南美供应。虽然双方同意延长关税“休战期”90天,但若不降低关税,中方大规模恢复采购美豆的可能性依然不大。

业内人士分析,如果中美能在11月达成减税协议,中国可能在当季恢复部分美豆采购,从而延长美国出口窗口期,但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压巴西新季大豆的销售空间。

对巴西而言,这一趋势巩固了其作为中国最大大豆供应国的地位,也为中巴农业合作创造了更深层次的机会。近年来,中国不仅是巴西大豆的最大买家,更在推动双方建立更紧密的农产品贸易机制,从价格谈判到物流优化,都在朝长期稳定合作的方向发展。

在全球粮食供应链重构的大背景下,中国的采购策略正在悄然改变国际贸易格局,而巴西正是这一变化的最大受益者。

留下一个答复

请输入你的评论!
请在这里输入你的名字